案例探讨
最新资讯

案例探讨
劳动争议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字体:大 中 小】【2019-03-18】【作者/来源:安庆企业家】【阅读:23495次】
【案件回放】
李某主张:2008年9月11日起到某酒店工作,负责客房清洁工作,当时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仅与老板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850元,并向法院提交了其在酒店做工的证人证言及录音等证据。李某请求法院判令酒店:一、支付2008年9月11日至2010年2月27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的双倍工资13600元;二、补缴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三、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550元;四、支付春节、休息日、2009年1月超时加班费1487.5元。酒店则请求法院确认其与李某不存在劳动关系,驳回对方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一、李某主张并举证于2008年9月11日至2010年2月在酒店工作,酒店未提供证据予以反驳。二、酒店一直未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9月10日期间应向李某支付双倍工资。李某该项请求未超过仲裁时效期间。三、李某未提供酒店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酒店无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四、李某未提供加班的证据,要求酒店支付加班费的请求不予支持。五、酒店已为李某办理社会保险,因补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法院暂不受理。
综上所述,法院遂判决酒店支付李某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9月10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9350元,酒店无需向李某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及加班费。李某与酒店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双方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评析】
《劳动合同法》对于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保护双方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很多新的规定。以下结合本案,谈谈几个重要问题。
A、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负有举证责任。
第一、劳动者申请仲裁首先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收集和提供工作牌、工资条或收取工资的存折、银行卡及有关支付凭证等证据。同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管理人员之间的谈话录音可以佐证劳动关系的存在。
第二、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应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举证,用人单位则应就其作出决定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本案李某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酒店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法院判决酒店无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第三、劳动者请求支付加班费的,应提供证据证明加班事实的存在,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却不提供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B、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本案中,酒店自聘用李某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应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9月10日)向李某每月支付双倍工资。因酒店已支付正常工资,故法院判决其支付差额部分。
C、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自发生争议之日起计算时效期间,若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则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前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本案中,李某于2010年2月27日离开酒店,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其2010年4月9日申请劳动仲裁,并未超过诉讼时效。
D、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后,没有按时足额缴费的纠纷,目前暂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后,没有按时足额缴费的纠纷,是征收与缴纳之间的纠纷,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带有社会管理的性质,并不是单一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保争议,劳动者可以向社保管理部门反映,予以追缴解决。根据广西高级人民法院的规定,目前这类争议暂不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