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最新资讯

他山之石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字体:大 中 小】【2012-06-15】【作者/来源:安庆企业家】【阅读:25695次】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一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调解之道
北京,初春。早上,太阳的光芒仍然挡不住清冽的寒气。记者如约来到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邓玉庭早已在办公室等候,一见面就把一杯热水递到了记者手上。“我觉得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就像你手里的热水,你越是捂着、盖着,它就越热。”邓玉庭这样比喻解决劳动争议。
你来得正好。前两天我们了解到,厂里一名财务人员由于平时工作不够努力,给单位造成一定损失,他的直管领导决定给他调整岗位。这名职工想不通,认为领导给他小鞋穿,还表示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要报复领导。我们正准备约他进一步沟通。”见记者对出现场很感兴趣,邓玉庭欣然同意。
大家边走边聊。“企业里的劳动纠纷,还没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争议,或者说案件还处在萌芽状态,通常会表现为单位里某个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因此调解之道就在于沟通。”邓玉庭说。
“谈到调解劳动纠纷,人们往往以为调解过程充满火药味,说不定还有双方代表拍桌子、讲粗话,甚至要打人的场面。”邓玉庭笑着说,“我还从来没碰到过这些情况,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谈判时声音稍微大一些罢了。在开始调解前,我们会设法让当事双方先放松一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请大家喝喝茶、闲聊一下。”
据邓玉庭介绍,他们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室。“不是仲裁庭那样的地方,中规中矩地坐长条桌后。我们这里是软沙发,就是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
走进劳动纠纷调解室,记者眼前一亮。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海的油画。在油画的下面,是一张套着乳白色沙发罩的大沙发,斜对角是一张小沙发。两张沙发之间是一张小茶几,上面放着一盆吊兰,垂下来的绿丝生机盎然。一进屋,这里的温馨气氛就让记者感到特别轻松和舒畅,完全不同于威严的劳动争议仲裁庭。
“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式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同。”邓玉庭说,他接手纠纷时会先了解情况,分别听取当事双方的说法。当了解了问题症结后,就会找出其他解决类似问题的做法,给当事人提出解决办法供他们考虑。
邓玉庭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尽量给双方当事人不同的选择,最忌讳的就是一成不变地围绕一个解决方法谈判。沟通时,我们不谈分歧,先找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营造出相互信任的气氛。”邓玉庭说。
邓玉庭的话音刚落,那位职工就走进了调解室。看到我们一大帮子人在等他,他显得有些紧张。一开始,邓玉庭并没有单刀直入地谈问题。他对那位职工说:“咱们这是私下协商,没有高下之分,你可以把你的证据摆出来。如果真是单位有问题,领导也不会颠倒黑白。而且我会向相关领导汇报,说这个事一旦形成劳动争议,公司要承担哪些风险、员工要承担哪些风险。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帮你请律师。”
那名职工一听,顿时轻松了许多,接着便把平时一些不满像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很多。调解员们都静静地倾听,一言不发。这位职工说了大概两个小时,最后竟然承认了自已有过错,只不过在主管面前碍于面子才拒绝道歉。“现在我希望微调一下负责的业务。恳请单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看我的表现吧。”于是,一起原本针尖对麦芒的纠纷就这样被化解在萌芽之中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在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的实践中,邓玉庭摸索出了一套预防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方法。“预防在先,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让事情有据可依。其次,制度建立后要普及、培训,让大家都知道、了解并履行。在这方面,不仅是员工要做到,公司领导也要带头执行,有特殊情况的,在制度上标识出来,让大家知道。”邓玉庭说,预防纠纷工作要做到“三早”:早排查、早发现、早消除;对已出现的纠纷要做到“四快”:得知信息快,赶赴现场、制止事态扩大快,调查取证找点切入快,寻找法律、政策依据制定方案调处快。
我们再回到邓玉庭的办公室时,已临近下班时间。在办公桌旁的墙上,记者发现悬挂着这样一幅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者感到,这8个字正是邓玉庭工作风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