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联工作
最新资讯

企联工作
省工经联2014年工作打算
【字体:大 中 小】【2014-02-17】【作者/来源:安庆企业家】【阅读:2175次】
省工经联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省工经联的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八大和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服务,重点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举办皖北经济发展论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等项工作,开好每年一次的有关例会,带动其它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组织召开“2014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
为使2014年的发布会规模更大,质量更高,影响力更强,拟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要继续开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班。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并把培训时间提前到2月下旬,以给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留有充足的时间;二要争取落实更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初定目标为25家以上,为此,每个市工经联至少推荐2--3家未发布过报告的大中型企业参加2014年的发布,并且要提高发布报告的总体水平;三要继续聘请专家对拟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并编印出综合评估报告。使发布企业的履责水平和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四要认真组织好发布会。不但要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还要邀请更多的媒体参会并广为宣传报道。
(二)办好“皖北经济发展论坛2014年亳州年会”
2014年的论坛由省工经联和省皖北办、经信委、国资委、亳州市共同举办。要办好此次论坛,需及早召开论坛组委会会议,敲定论坛总体方案,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要结合当前形势和皖北实际选好本届论坛的主题。二要邀请一位在职省领导和一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主旨演讲和专题演讲。三要确定举办的时间,要和每年举办一次的“亳州国际中医药文化节”合并举办。四要和皖北6市及人民网共同做好2014年度工业经济人物评选工作,并为在论坛会上表彰作好准备。五要做好论坛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积极开展《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宣讲活动
《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是指导我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标准,它的公开发布,标志着我省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社会责任工作将以理念提升,工作提速,范围扩大,内容深化、绩效提质为特征。要以贯彻《指南》为契机,使我省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为了让我省工业企业及时了解《指南》的内容,强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履责的自觉性,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队伍中来,除了将该《指南》在省工经联网站、人民网及安徽网库刊出外,2014年,将在全省各市大力开展《指南》的巡回宣讲活动。并商请各市工经联结合自身开展的企业活动,邀请当地大中型企业拟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省工经联免费提供资料和派出主讲人,逐市进行宣贯。
(四)积极参加中国工经联组织的各项重大活动
按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大奖实施管理办法》的规定,大奖每两年评定一次。2014年应为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的申报年。届时,将按照中国工经联的统一部署,依靠各市经信委、工经联和全省性行业协会做好申报项目的推荐、申报材料的填写和申报资格的审查工作,争取把我省最好的项目和企业遴选出来。另外,对于获评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及其表彰奖、提名奖的企业和项目,要争取省政府领导接见和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予以宣传报道,充分发挥这些企业和项目的示范作用。
另外,还要推荐本省更多的企业参与中国工经联组织的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和参与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星级评价。中国工经联于今年5月份正式公布了《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星级评价组织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该指标体系是在工信部、北京市经信委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下,建立的一套公正客观、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申报企业上一年度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与战略、社会责任推进管理、经济、社会和环境5个板块89个指标进行评价,并对企业履责创新实践给予不超过5%的附加分。从2014年3月起,中国工经联将组织开展“2014首届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评价”活动。经企业申报、初评、复审、公示、审定后,发布“2014首届中国工业企业履责星级榜”,并授予上榜企业“2013年度中国工业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企业”的称号,颁发星级证书,组织全国性权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上榜企业是参评行业中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代表行业内先进的管理水平和履责水平,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且具有良好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企业,具有典型意义。
2013年我省已有铜陵有色、江淮汽车、安徽合力、三星化工和金种子酒业等5家企业参加了中国工经联的试评价。希望有更多的安徽企业积极申报参加2014年的星级评价活动。
为监测中国工业经济宏观运行情况,便于政府、行业和企业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及研判,中国工经联拟从2014年开始,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工业综合指数(ICI)”。选定生产状况指数、效益状况指数、经营环境指数和预期发展指数4大类共18项直接涉及工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检测指标,由中国工经联自行研制的网上填报系统自动生成。为了使“中国工业综合指数”更具有代表性,中国工经联要求各省区市工经联各推荐30—50家分属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四大门类,且具有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全国共1000家左右参与网上问卷填报,问卷内容不涉及具体数据,只是定性的对比分析,较为简洁易行。我省已有十几家企业报名参与,希望各市工经联和经信委积极推荐,广大企业主动报名参加“中国工业综合指数”《调查问卷》的网上填报活动。信息提供企业将由中国工经联授予中国工业综合指数指定信息提供企业称号。对于填报真实、认真、守时的单位将再授予中国工业综合指数贡献企业称号,并可免费获取月度发布的“中国工业综合指数”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分类及合成指数等信息。
(五)加强与各市工经联和全省性行业协会的联系,协同开展各项活动
2014年除继续召开行业协会座谈会、全省工经联联席会议,进行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情况交流和增进了解外,还要通过《指南》宣讲、召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组织申报中国工业大奖、开展调研和有关评选活动等,组织各市工经联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形成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并继续组织参加中国工经联的有关重大活动。以增进与各市工经联、行业协会的联系和合作。
(六)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管作用,使省工经联的各项工作和理事会及其成员的行为更加合法、合规和公开、透明
按照民政部门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省工经联将按照监管条例的规定,积极支持监事会行使监管职权,对省工经联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选举、罢免和议题、程序、表决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对理事会年度计划制定和执行及履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会费收支和决算及理事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使省工经联的各项工作和理事会及其成员行为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使会员的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省工经联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公信力大大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
2014年,省工经联还要按照章程的规定,于年中召开二届六次会长会议,年末召开二届四次理事会暨第七次会长会议。